1.萬多座中國“大壩”創(chuàng)多個第一

  2025年5月16日至23日,國際大壩委員會第28屆大會暨第93屆年會在四川成都舉辦,中國給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目前,中國已建成水庫大壩約9.5萬座,總庫容約1萬億立方米,大壩類型、大壩數量、高壩數量、水力發(fā)電裝機規(guī)模均居世界第一,壩工建設技術邁入世界領先行列。(時政來源:新華網)

2.中國專利法實施40周年

  2025年是中國專利法實施40周年,人們把它視為國家專利發(fā)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專利法的誕生始于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中央作出了設立專利制度的戰(zhàn)略決策。1984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4年,中國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更深層次融入國際知識產權體系。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認為,2008年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法是一個轉折點,標志中國的專利制度從“被動適應”國際規(guī)則轉為“自主完善”制度體系。

  2020年,專利法完成第四次修改,更加立足本土實際。(時政來源:新華網)

3.勞動能力鑒定辦法出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2025年5月23日發(fā)布《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對工傷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殘人員勞動能力鑒定進行統籌規(guī)范。

  根據辦法,勞動能力鑒定分為初次鑒定和再次鑒定,對初次鑒定不服可以申請再次鑒定,再次鑒定為最終結論。

  辦法提出,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及時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材料不完整的應當自收到鑒定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或者電子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和合理期限。申請人提供材料完整的,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及時組織鑒定,并在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傷病情復雜、涉及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較多的,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時政來源:人民網)

4.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開幕

  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2025年5月22日開幕。本屆文博會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展區(qū),重點突出博覽和交易功能,不斷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專業(yè)化、數字化水平。(時政來源:央廣網)

5.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在長春啟幕

  2025年5月23日上午,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在中鐵·長春東北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屆高博會以“融合·創(chuàng)新·引領:服務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為主題,聚焦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與產教融合發(fā)展。(時政來源:人民網)

推薦閱讀: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咨詢服務電話和電子郵箱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公告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崗位計劃

2025年軍隊文職人員公開招考工作全面展開

推薦查看!

軍隊文職26年筆試網課 軍隊文職資料包 紅師師資助力考生
軍隊文職26年筆試課程 軍隊文職歷年考題 軍隊文職歷年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