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校對符號-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8-2618:42:35校對符號是用來標明版面上某種錯誤的記號,是編輯、設計、排版、改版、校樣、校對人員的共同語言。排版過程中錯誤是多種多樣的,既有缺漏需要補入、多余需要刪去、字體字號上有錯誤需要改正,又有文字前后顛倒、側(cè)轉(zhuǎn)或倒放需要改正等等。根據(jù)不同情況規(guī)定不同的校對符號,使有關(guān)人員看到某種符號,就知道某種錯誤并作相應處理,能節(jié)約時間和提高工作質(zhì)量。表2.2是根據(jù)國家標準(GB/T1470693)列出的常用校對符號的種類、樣式以及用法。表2.2校對符號名稱及用法舉例使用要求:(1)校對校樣,必須用彩色筆(墨水筆、圓珠筆等)書寫校對符號和示意改正的字符,但是不能用灰色鉛筆書寫。(2)校樣上改正的字符要書寫清楚。校改外文,要用印刷體。(3)校樣中的校對引線要從行間畫出。墨色相同的校對引線不可交叉。排版規(guī)則正文排版規(guī)則1.正文版式設計規(guī)則一個高級的編輯和排版人員不僅要學會如何排版,而且要學會如何將版面排得美觀、漂亮。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首先必須了解正文版式的設計。2.正文的排版的類型書刊正文排版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橫排和直排橫排的字序是自左而右,行序是自上而下;直排的字序是自上而下,行序是自右而左。(2)密排和疏排密排是字與字之間沒有空隙的排法,一般書刊正文多采用密排;疏排是字與寫之間留有一些空隙的排法,大多用于低年級教科書及通俗讀物,排版時應放大行距。(3)通欄排和分欄排通欄就是以版心的整個寬度為每一行的長度,這是書籍的通常排版的方法。有些書刊,特別是期刊和開本較大的書籍及工具書,版心寬度較大,為了縮短過長的字行,正文往往分欄排,有的分為兩欄(雙欄),有的三欄,甚至多欄。(4)普通裝,單面裝,雙面裝普通裝是相對于單面裝、雙面裝而言。橫排書要在字行的下面加排著重點的叫單面裝。至于直排書、標點以及專名線等都排在字行右邊的、叫單面裝;在字行左、右或上下都排字的叫雙面裝。字行左右、上下都不排字的叫普通裝。3.正文的排版要求正文排版必須以版式為標準,正文的排版要求如下:(1)每段首行必須空兩格,特殊的版式作特殊處理;(2)每行之首不能是句號、分號、逗號、頓號、冒號、感嘆號、引號、括號、模量號以及矩陣號等的后半個;(3)非成段落的行末必須與版口平齊,行末不能排引號、括號、模量號以及矩陣號等的前半個;(5)在轉(zhuǎn)行時,下列各項不能分拆:①整個數(shù)碼;②連點(兩字連點)、波折線;③數(shù)碼前后附加的符號(如95%,r30,-35℃,100,~50)。4.正文排版應注意的問題由于原稿一般為手寫稿,因此某些符號難以分辨,例如:中文中的頓號、句號、小數(shù)點常常隨手點上一個含乎不清的黑點。這時就要求排版人員按照排版的規(guī)范來區(qū)分。在科技書籍中,漢字之后句號一般用圓圈(。),但有些書籍(如數(shù)學方面的)因圈點容易與下角標數(shù)碼0或英文小寫字母o相混,為了有所分辨,常采用黑點作外文、數(shù)字及數(shù)學式的句號。中文序碼后習慣用頓號(如五、)。阿拉伯數(shù)碼后習慣用黑腳點(如5.),不要用頓點(5、)。外國人名譯名的間隔號處于中文后時用中圓點,如:弗阿左爾格;處于外文后時應用下腳點,如:弗A.左爾格。當然,在全是外文的外國人名中自然要按照國際習慣用下腳點:F.A.Sorge。省略號在中文中用六個黑點,在外文和公式中用三個黑點來表示。文字或數(shù)字、符號之間的短線,應根據(jù)原稿的標注來確定短線的長短。在沒有標注的情況下。范圍號用一字線(稿紙上占一格),例如54-94%,但也可用~。破折號用兩字線,例如插語機組發(fā)電機和電動機。連結(jié)號用半字線(稿紙上不占格,寫在兩字之間),例如章節(jié)碼(3-2),圖表碼(圖6-4)。5.目錄的排版要求目錄字體,一般采用書宋,偶爾插入黑體。字號大小,一般為五號、小五號、六號。目錄版式應注意以下事項:(1)目錄中一級標題頂格排(回行及標明縮格的例外);(2)目錄常為通欄排,特殊的用雙欄排;(3)除期刊外目錄題上不冠書名;(4)篇、章、節(jié)名與頁碼之間(單篇論文集或期刊為篇名與作者名之間)加連點。如遇回行,行末留空三格(學報留空六格),行首應比上行文字退一格或二格;(5)目錄中章節(jié)與頁碼或與作者名之間至少要有兩個連點,否則應另起一行排。(6)非正文部分頁碼可用羅馬數(shù)碼,而正文部分一般均用阿拉伯數(shù)碼。章、節(jié)、目如用不同大小字號排時,頁碼亦用不同大小字號排。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元素符號-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06-1121:06:32元素符號ELEMENT(元素)SYMBOL(符號)ATOMICNUMBER(原子序號)Actinium錒Ac89Aluminum鋁Al13Americium镅Am95Antimony銻Sb51Argon氬Ar18Arsenic砷As33Astatine砹At85Barium鋇Ba56Berkelium锫Bk97Beryllium鈹Be4Bismuth鉍Bi83Boron硼B(yǎng)5Bromine溴Br35Cadmium鎘Cd48Calcium鈣Ca20Californium锎Cf98Carbon碳C6Cerium鈰Ce58Cesium銫Cs55Chlorine氯Cl17Chromium鉻Cr24Cobalt鈷Co27Copper銅Cu29Curium鋦Cm96Dysprosium鏑Dy66Einsteinium锿Es99Element104元素104-104Element105元素105-105Erbium鉺Er68Europium銪Eu63Fermium鐨Fm100Fluorine氟F9Francium鈁Fr87Gadolinium釓Gd64Gallium鎵Ga31Germanium鍺Ge32Gold金Au79Hafnium鉿Hf72Helium氦He2Holmium鈥Ho67Hydrogen氫H1Indium銦In49Iodine碘I53Iridium銥Ir77Iron鐵Fe26Krypton氪Kr36Lanthanum鑭La57Lawrencium鐒Lr103Lead鉛Pb82Lithium鋰Li3Lutetium镥Lu71Magnesium鎂Mg12Manganese錳Mn25Mendelevium鍆Md101Mercury汞Hg80Molybdenum鉬Mo42Neodymium釹Nd60Neon氖Ne10Neptunium镎Np93Nickel鎳Ni28Niobium鈮Nb41Nitrogen氮N7Nobelium锘No102Osmium鋨Os76Oxygen氧O8Palladium鈀Pd46Phosphorus磷P15Platinum鉑Pt78Plutonium钚Pu94Polonium釙Po84Potassium鉀K19Praseodymium鐠Pr59Promethium钷Pm61Protactinium鏷Pa91Radium鐳Ra88Radon氡Rn86Rhenium錸Re75Rhodium銠Rh45Rubidium銣Rb37Ruthenium釕Ru44Samarium釤Sm62Scandium鈧Sc21Selenium硒Se34Silicon硅Si14Silver銀Ag47Sodium鈉Na11Strontium鍶Sr38Sulfur硫S16Tantalum鉭Ta73Technetium锝Tc43Tellurium碲Te52Terbium鋱Tb65Thallium鉈Tl81Thorium釷Th90Thulium銩Tm69Tin錫Sn50Titanium鈦Ti22Tungsten鎢W74Uranium鈾U92Vanadium釩V23Xenon氙Xe54Ytterbium鐿Yb70Yttrium釔Y39Zinc鋅Zn30Zirconium鋯Zr40
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符號的定義-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7-12-2422:15:511、符號的定義和基本功能①定義: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zhì)載體,信息表達和傳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活動首先表現(xiàn)為符號化和符號解讀的過程);b.傳達(作為精神內(nèi)容的意義只有轉(zhuǎn)換為一定物質(zhì)形式的符號才能在時空中得到傳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發(fā)思維活動,思考首先要有對象及關(guān)于對象的知識,而這些都以符號形式存在于人的頭腦中)。2、象征符的特性①人工符號,人類社會的創(chuàng)造物;②既可表示具體事物,也可表達觀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遺傳,通過傳統(tǒng)、學習繼承;④可自由創(chuàng)造,與指代對象的關(guān)系具有隨意性。3、意義的定義:人對自然事物或社會事物的認識,人賦予對象事物的含義,人類以符號形式傳遞和交流的精神內(nèi)容。4、符號意義的分類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內(nèi)涵;③指示性和區(qū)別性。5、傳播過程中的意義(符號本身之外)①傳播者的意義:傳播者通過符號來傳達他所要表達的意義;②受眾的意義:符號本身的意義隨時代發(fā)展而變化,而受眾個體卻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釋符號意義,使得不同的受眾對同一種符號構(gòu)成的信息會有不同的理解;③情境意義:很多情況下,傳播情境會形成符號本身不具備的意義,并制約符號意義。6、傳播情境的定義:對特定的傳播行為直接或間接產(chǎn)生影響的外部事物、條件或因素的總稱,包括具體傳播活動進行的場景。廣義上也包括傳播行為的參與人所處的群體、組織、制度、規(guī)范、語言、文化等較大的環(huán)境。7、人類象征行為的定義:用具體事物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為。通過象征符傳達象征意義來實現(xiàn)。8、象征性互動理論①G.H.米德(《精神、社會與自我》)創(chuàng)始;60年代后H.G.布魯默等發(fā)展。②象征行互動理論: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為的社會動物,把人的象征行為看作積極、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廣泛的文化的一種活力。認為研究象征行為對揭示人的本質(zhì)、理解現(xiàn)實生活意義重大。③布魯默:該理論的核心問題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語言)為媒介的人與人的互動關(guān)系。三個基本前提:人根據(jù)意義來從事行動;意義在社會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意義由人來解釋。9、象征性社會互動①定義:人與人之間通過傳遞象征符和意義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傳播過程中的意義在本質(zhì)上只有通過交換才能成立,才能產(chǎn)生社會互動效應。象征性社會互動具有賦予行為動機和確定行為取向的功能,作為象征性互動過程的傳播能擴大傳播雙方的共通的意義空間,加深雙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②意義交換的前提:雙方必須有共通的意義空間(對傳播使用的語言文字等符號含義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經(jīng)驗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