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歷史學:中國近代化歷程3-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9-05-27 22:40:56十、認識:中國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4、 新文化運動一、背景:①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深入人心;②袁世凱復辟帝制,在中國掀起了 尊孔 、 復古 思潮。二、開始:《青年雜志》(《新青年》)的創(chuàng)辦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三、主要內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四、主要陣地:《新青年》旗幟: 民主 和 科學五、主要代表人物:①陳獨②李大釗③胡適④魯迅六、性質:思想大解放運動七、★★新文化運動的地位和作用地位: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作用: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后來。5、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特點和啟示特點:經歷了由學習西方軍事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這樣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發(fā)展過程。感悟(結論):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命運,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無產階級才能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歷史學:中國近代化歷程2-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9-05-27 22:40:47七、結果:1898年9月慈禧發(fā)動政變(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帝,殺害了譚嗣同等 戊戌六君子 ,變法運動失敗。八、失敗原因:(1)根本原因: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變法條件不成熟。(2)其它原因:①資產階級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沒有實權的皇帝。②變法觸犯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九、性質: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十、★★戊戌變法的影響這次變法廣泛傳播了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自然科學知識,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使資產階級的斗爭由改良轉向了革命。十一、認識:戊戌變法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開端,它的失敗說明資產階級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3、 辛亥革命一、背景:《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成為 洋人的朝廷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二、思想基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三、領導力量:資產階級革命派四、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五、★★準備: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和 三民主義 思想的確立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其革命綱領是:驅除撻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它是中國資產階級提出的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機關刊物是《民報》三民主義 : 民族 、 民權 、 民生 它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六、★★高潮: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的建立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fā)動起義,攻占漢口和漢陽,辛亥革命取得初步勝利。1912年元旦,選舉了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并確定1912年為中華民國元年。七、結果: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辛亥革命失敗。八、失敗原因:(1)根本原因: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2)其它原因:帝國主義的破壞;沒有充分發(fā)動群眾。九、★★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歷史知識點:【新中國的外交】2-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9-05-26 22:42:10②70年代,美國霸權地位衰落③亞非發(fā)展中國家在聯(lián)合國中作用加強。(2)時間:1971年,第26屆聯(lián)大(3)地位:20世紀70年代,中國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的最主要的標志。2、中美建交(1)原因:中美兩國都有改善關系的共同要求(2)中美關系正?;臉酥荆?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中美發(fā)表《上海聯(lián)合公報》(3)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3、中日建交(1)原因:中美建交的推動(2)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中日邦交恢復正?;?。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外交1、國家環(huán)境:世界多極化趨勢明顯,和評與發(fā)展成為當今世界兩大主題。2、國際交流與合作(1)四原則:平等互利、形式多樣、講求實效、共同發(fā)展。(2)表現①積極發(fā)展同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②在多邊經濟領域取得顯著成就 2001年,中國加入WTO③積極參與地區(qū)性組織的外交活動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活動決定建立中國 東盟自由貿易區(qū)3、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表現①改善和發(fā)展同大國之間的關系②致力于促進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 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組織③維護聯(lián)合國

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歷史知識點:【新中國的外交】1-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軍隊文職考試-紅師教育

發(fā)布時間:2019-05-26 22:41:27新中國外交的根本方針是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和平指的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這一外交政策貫穿新中國整個發(fā)展歷程,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國的根本外交方針。一、50年代中國的外交政策1、建國初期,毛澤東提出了中國外交的 三大原則① 另起爐灶 不承認國民黨政府與外國建立的恥辱外交關系。② 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③ 一邊倒 完全倒向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方。(分析: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敵視孤立中國,中國為了鞏固新生政權和發(fā)展經濟,完全導向社會主義陣營)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背景:中蘇關系惡化,中美關系徹底破裂,中國外交要努力爭取兩個中間地帶(臨近國家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2)主要內容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3)5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①1954年,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②1955年,中國代表團參加了 亞非國際會議 ,堅持 求同存異 的方針,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達成了 萬隆十項原則異:指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同:都面臨著維護民族獨立,發(fā)展經濟的要求。這是亞非會議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4)特點:包容性和開放性(5)意義①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②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二、七十年代中國外交的重大突破1、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1)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國綜合國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