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工作以后就不用學習,其實是一種謬論。無論任何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才能適應新形式的發(fā)展,才能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所以,工作以后不僅要學習,而且還要加強學習。 本領(lǐng)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的。當今時代,知識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有人研究過,18世紀以前,知識更新速度為9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來,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年的總和還要多。還有人說,在農(nóng)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yè)經(jīng)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jīng)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如果我們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識素養(yǎng),不自覺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不主動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jié)構(gòu)、拓寬眼界和視野,那就難以增強本領(lǐng),也就沒有辦法贏得主動、贏得優(yōu)勢、贏得未來。因此,每個人都要有加強學習的緊迫感,更何況是軍隊文職人員。 學習的知識不僅要全面,而且還要有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可以為經(jīng)濟、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還要結(jié)合工作需要來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專業(yè)化水平。要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有針對性地學習掌握做好履行崗位職責所必備的各種知識,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行家里手。各種文史知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要學習,以學益智,以學修身。 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我們不僅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要睜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fā),為我所用。 興趣是激勵學習的最好老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軍隊文職人員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有了學習的濃厚興趣,就可以變 要我學 為 我要學 ,變 學一陣 為 學一生 。學習和思考、學習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正所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你腦子里裝著問題了,想解決問題了,想把問題解決好了,就會去學習,就會自覺去學習。要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 學習要善于擠時間。經(jīng)常聽有人說自己想學習,但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學習 。聽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這絕不是放松學習的理由。學習需要沉下心來,貴在持之以恒,重在學懂弄通,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不求甚解。一定要把學習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饑似渴地學習,哪怕一天擠出半小時,即使讀幾頁書,只要堅持下去,必定會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積跬步以至千里。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加強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lǐng)、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說的就是反對學習和工作中的 空對空 。戰(zhàn)國趙括 紙上談兵 、兩晉學士 虛談廢務 的歷史教訓大家都要引為鑒戒。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并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軍隊文職人員要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帶著問題學,拜人民為師,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千萬不能夸夸其談、陷于 客里空 。 學無止境。工作以后更要加強學習,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軍隊文職人員,才能為軍隊的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奉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