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西省軍隊文職漢語言文學考試作文開頭備考指導
紅師教育發(fā)布2020江西省軍隊文職漢語言文學考試作文開頭備考指導考試作文開頭備考指導一、比喻排比式1.是的樣式,比如魅力是演講大師瀟灑的手勢,是蒙娜麗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齊白石老人的蝦,是徐悲鴻先生的馬2.假如是,不要,要的樣式,比如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隨波逐流,要高揚風帆,在天雨海風中奮勇搏擊。假如生命是鷹,不要畏懼困難,要張開翅膀,在碧海藍天中自由翱翔。
3.如果說是,那么的樣式,比如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莊嚴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頂?shù)牧褐?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那么,信念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如果說生命是一只飛翔的海鳥,那么,信念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比如我們寫一篇關于誠信的作文,就可以這樣開頭誠信如春天第一縷陽光,令人向往,敞開胸懷去接受;如夏天的一塊西瓜,含在口中,甜到心里;如秋天遠方飄來的一片火紅的楓葉,勾起無限牽掛;如冬天漫天飄飛的雪花,永遠那么純潔。(《誠信永遠的綠卡》)寫關于旅程的我們就可以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這樣開頭無垠的天空,是雄鷹一生的行程;蒼茫的大地,是流水一生的路程;流逝的歲月,是人的一生的旅程。
二、設置懸念式為什么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么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chuàng)新?為什么一座座拔地高起的高樓不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fā)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chuàng)新的動力。
2020吉林省軍隊文職備考之——教綜大事年表(20世紀——21世紀)
紅師教育發(fā)布2020吉林省軍隊文職備考之——教綜大事年表(20世紀——21世紀)文職備考之教綜大事年表(20世紀21世紀)文職教育學考試當中,教育學中的年度大事件也是我們的備考重點,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17世紀-19世紀的重要年度事件,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0世紀21世紀的年度大事件吧。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的《欽定學堂章程》,1902年為壬寅年,故這個學制亦稱壬寅學制。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清政府擬定了《奏定學堂章程》,1904年1月頒布執(zhí)行。1906年,美國成立全國職業(yè)教育促進會,該組織的主要工作時推動制定一部能對全國職業(yè)教育提供財政保護的法律。1911年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民國成立后改稱清華學校。1912年2月蔡元培發(fā)表《對于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公民道德教育、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
1912年9月,民國教育部頒布了《學校系統(tǒng)令》,即壬子學制。到1913年,又陸續(xù)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形成了一個新的學制系統(tǒng),統(tǒng)稱壬子癸丑學制。1912年在瑞士成立國際新教育聯(lián)盟。1913年華生首先打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旗幟,他是美國第一個將巴甫洛夫的研究結(jié)果作為理論基礎的研究者。1917年中國成立第一個研究、推廣職業(yè)教育的機構中華職業(yè)教育促進社成立,并形成了以黃炎培為代表的有中國特色的職業(yè)教育理論。1917年,美國通過了以史密斯和休斯聯(lián)合提出的職業(yè)教育提案。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課程》一書,標志著課程作為專門研究領域誕生,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課程理論專著。1918年,費舍提出的教育議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稱《費舍教育法》。1918年,美國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則》的報告,指出美國教育的指導原則是民主觀念的原則。1918年日本《大學令》明文規(guī)定,除了國家辦的國立大學外,只要符合規(guī)定的條件,各地方政府可建立地方公立大學,各財團法人也可建立私立大學和院校。
1919年,美國人華虛朋于在芝加哥市郊文納卡特鎮(zhèn)公立學校實行文納特卡制。1919年,法國議員阿斯蒂埃提出關于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法案被議會通過,該法在法國歷史上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憲章之稱。1921年法國的加雷市成立新教育聯(lián)誼會,出版《新時代》雜志,宣傳新教育理論。1922年新教育聯(lián)誼會正式頒布協(xié)會章程,提出新教育的7項原則,推行兒童中心的教育目標,成為新教育運動的國際宣言。1922年,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以美國學制為藍本,頒布了新學制,或稱壬戌學制。
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雜志》上發(fā)表《教育獨立議》,極力主張教育脫離政黨與宗教而獨立,率先舉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1923年,由晏陽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發(fā)起成立了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掀起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平民教育運動。1923年余家菊在《少年中國》上發(fā)表《教會教育問題》一文,并率先提出收回教育權口號。1924年在廣州學生界發(fā)生收回教育權運動,1925年在五卅運動中達到高潮。1926年英國頒布《哈多報告》,第一次從國家角度闡明了使中等教育成為面向全體兒童的教育思想。
1927年6月,國民黨中央執(zhí)委會根據(jù)蔡元培的建議,仿照法國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設中華民國大學院主管全國教育,地方試行大學區(qū),取代民國以來的中央政府教育部和省級教育廳。隨后,國民政府任命蔡元培為大學院院長。1928年北洋政府提出《整理中華民國學校系統(tǒng)案》,即戊辰學制。